菜单

上饶市第二保育院

大收集家和小收集家

时间:2016-06-06 11:25阅读:1154次
 

 大收集家和小收集家

活动目标

    1.理解收集的含义并对收集活动感兴趣。

    2.学习按照书的页码有顺序地翻看图书。

    3.说出不同画面的主要内容。

活动准备

    1.教学大书《收集东、收集西》,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《收集东、收集西》。

    2.邀请2-3位有收藏兴趣爱好的家长介绍他们收集的“宝贝”。

    3.照相机、录音笔。

活动过程

    一、请“大收集家”介绍他们的收集的“宝贝”。

    1.请出第一位“大收集家”介绍。老师和“大收集家”的示范。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收集这些东西的?请问你为什么喜欢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?

    2.请出第二位(和第三位)“大收集家”介绍他的“宝贝”。

    二、鼓励幼儿向“大收集家”提出问题。感谢“大收集家”们的介绍。

    三、理解“收集”的含义。

    1.你觉得什么是“收集”?请幼儿说说各自的感受和理解。

    2.老师小结:通过寻找和挑选把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在一起,并且非常爱惜地保存起来,这就可以叫“收集”。

    四、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集爱好和习惯,教师可以回放录音笔中的采访,帮助幼儿讨论。

    五、阅读图画书《收集东、收集西》,并尝试用“收集”一词表达画面内容。

    六、请幼儿思考自己的收集。

IMG_1911.JPG

活动反思

     在看图说话的环节,在这里,老师故意不讲述的"停顿"和"等待",隐含着对孩子观察表达的暗示和鼓励;继而,后继的文本讲述又自然包含了对孩子讲述的肯定和修正,引导孩子向绘本的"文"、"图"欣赏中迈进。也适时的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:尝试在图的观察和文字的聆听中解读文本中的构图、语言模式,积累读图解图的阅读能力和经验。    在说说交流的环节,引导幼儿对课文进行了一次更加细致的了解和观察,并有了"新发现",这样自我意识就获得了发展。并通过我把这个故事再讲一遍,要是遇上了你最喜欢的那一段,你就和老师一起讲,这种集体阅读方式培养和引发幼儿阅读的兴趣。在分享生活中的收集的环节。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喜欢收集的东西,我又运用刘老师的照片的形式,引导幼儿初步进行创编。其实孩子们对"收集"并不陌生,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说"我的孩子总是把一些奇怪的东西,比如:石头、落叶、小草等,带到家里,向宝贝似的收集起来。"但孩子对于收集这个词并不熟悉和了解,通过这个故事不仅将幼儿熟悉的人和动物收集到的东西,形象直观的呈现在绘本中,而且通过导入刘老师收集发卡的方式,让幼儿清楚明了的明白了什么是收集。同时,还夸张、拟人式的向幼儿介绍了大千世界中,如同"收集"的自然现象和景观。在授课过程中,我运用直观的方式,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中,了解了绘本的基本结构,如:封面、扉页、封底。如:我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封面、扉页、封底的盒子哪?因为很多绘本的封底和封面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然而,若无提醒,孩子可能更容易把它看成一个单独的片段,因而与其中隐藏的意趣擦身而过。一旦,这种提醒开启了孩子观察阅读时"有意识捕捉"的行为,则会更大地促进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并获得阅读的成就感。而绘本中有关"封面"和"封底"之间的阅读经验,将在日后的阅读中延展下去。在观察封面的时候,更悄悄启动了孩子"猜猜看"后认识和印证的愿望;小星星会是谁收集的,石头会是谁收集的等,在这种充分的观察和积极的猜想中,孩子们由对一个不熟悉的绘本故事"贸然前往"的观察欣赏,演变成"有备而来"的积极期待。这样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。 

院办公电话:0793-8223417
@平台支持:上饶市八度印象科技有限公司